Oracle EBS DBA 运维知识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:
- 系统架构与规划
- 系统简介:了解 Oracle EBS 的发展历史、主要功能及特点、业务结构及技术结构。
- 规划概述:掌握系统规划的思路和步骤、系统架构的设计原则。
- 资源配置:能够进行系统应用规模调研、硬件配置预估和硬件资源评估。
- 架构设计:包括存储架构、高可用性架构、网络架构、系统安全架构、备份恢复规划、容灾架构等的设计与考虑。
- 系统安装与部署
- 部署前准备:做好操作系统平台、软件、工具和补丁的准备工作。
- 系统安装:理解安装原理,掌握系统安装步骤及特殊情况处理方法。
- 安装后配置:包括配置客户端软件、检查客户端 DNS、进行系统全备份等。
- 日常运行维护
- 系统监控:通过 Oracle 企业管理器(EM)或自定义脚本等工具,监控 CPU 使用率、内存占用、磁盘空间、数据库查询效率等性能指标。
- 数据备份与恢复:使用 RMAN 等工具定期对 EBS 数据库进行完整备份,并测试恢复流程,确保数据安全。
- 补丁与升级管理:利用 OPatch 工具进行补丁的安装和管理,使用 UPM(Upgrade Manager)进行系统升级,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- 错误日志分析:监控和分析 Application Log、General Ledger Log、Database Log 等日志文件,查找系统异常或错误的线索。
- 性能优化
- 优化步骤:按照收集信息、定位问题、指定优化步骤的流程进行性能优化。
- 调优工具:运用 Statspack、AWR、ADDM、ASH 等工具进行数据库性能调优,同时考虑服务器、应用、用户等层面的优化。
- 具体优化:包括索引优化、查询优化、硬件优化等,以提升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。
- 安全管理
- 权限管理:使用 Role – Based Access Control (RBAC) 策略来分配权限,定期审查和调整权限设置,确保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。
- 数据加密: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,防止数据泄露。
- 审计日志:设置审计策略,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,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追踪。
- 系统工具使用
- 补丁工具:熟练使用 autopatch 进行补丁程序的应用。
- 配置工具:掌握 autoconfig 工具进行系统配置。
- 克隆工具:了解系统克隆工具的使用,包括源系统准备及目标系统检查、app 和 database preclone、源系统复制到目标系统、目标系统克隆配置等。
- 故障诊断与排除
- 数据库故障:能够诊断和解决数据库连接问题、性能瓶颈、数据丢失等问题。
- 应用层故障:对 Apache 服务器、Forms、并发管理器等应用层组件的故障进行监控和诊断,如查询占用 CPU 高的会话、查找 blocking session、解决 JInitiator 的问题等。
- 容灾与高可用性
- 容灾架构:设计和实施容灾架构,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运行。
- 高可用性:通过冗余配置和故障转移机制,如主从复制、集群方案等,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持续运行。